伟德体育(BetVictor Sports)国际官网(访问: hash.cyou 领取999USDT)
新闻是什么? 有人进行词源分析, 新闻(News) 就是东(East) 西(West) 南(South) 北(North) 四面八方的信息汇集;还有人作出了专业解释, 新闻就是“关于突破事物正常轨道或出乎意料的事件的报道”…… 在我们这本选修教材中, “新闻”这个词, 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含义: 一是新闻的实质特征, 有人概括为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; 二是各种新闻载体的报道形式的总称, 包括消息、通讯、 特写、 报告等; 三是专指消息这种体裁, 包括简讯、 电讯。 小结: 新闻是经由新闻媒介传播的、 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、 新近发生的事实或情况的信息。 2、 特征: 新闻具有以下三个最基本的特征, ...
新闻是什么? 有人进行词源分析, 新闻(News) 就是东(East) 西(West) 南(South) 北(North) 四面八方的信息汇集;还有人作出了专业解释, 新闻就是“关于突破事物正常轨道或出乎意料的事件的报道” 在我们这本选修教材中, “新闻”这个词, 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含义: 一是新闻的实质特征, 有人概括为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; 二是各种新闻载体的报道形式的总称, 包括消息、通讯、 特写、 报告等; 三是专指消息这种体裁, 包括简讯、 电讯。 小结: 新闻是经由新闻媒介传播的、 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、 新近发生的事实或情况的信息。 2、 特征: 新闻具有以下三个最基本的特征, 即真实性、 及时性和公开性。 二、 新闻的六要素以及新闻的结构 1、 新闻的六要素: 新闻作为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, 它的基本要素和我们语文界常用的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一致的。 教材把它们概括为“5W+H”, 即: 谁( Who)、 何时( When)、 何地( Where)、 何事(What) 为何( Why)、结果如何(How), 换一种说法就是人物、 时间、 地点、 经过、 原因、 结果。 如果把这六要素串起来, 概括成一句话, 就是: 某人某时在某地做了 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。 一篇新闻报道, 无论是消息, 还是通讯、 特写, 一般都包含这些因素。 比如下面这条新闻。 “麻雀虽小, 五脏俱全”, 新闻的六要素交代得非常清楚: 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今天下午 2: 02 分在白宫东厅正式签署了全部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和导弹条约。 通过对这六要素的把握, 我们面对一篇新闻, 可以很迅速地把握其主要内容。 这对于每天接触大量信息的现代人, 快速筛选有用信息, 提高阅读效率, 无疑是有帮助的。 2. 新闻的不同结构方式 : (1) 时间顺序式结构(2) “倒金字塔”结构 3、 新闻为什么要“打破顺序”? 新闻要求简洁、 凝练, 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充分的信息。 所以不能流水账似地报道所有的新闻要素, 而是强调那些“含金量”最大的内容。 由此造成了著名的“倒金字塔式结构”: 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开头介绍, 后边的内容按照重要性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列。 思考: 一篇按照“倒金字塔”结构写成的新闻稿, 从尾部删起, 看看如果逐段去掉后面的段落, 是否影响文章的整体结构。 明确: “倒金客塔”结构的新闻, 最重要、 最新鲜的信息放在开头, 后边的材料按照重要性程度依次递减的顺序依次排列, 因此如果从尾部删起, 逐段去掉后边的段落, 并不会影响新闻主要事实的传达。 我们在报纸上常常看到的“一句话新闻”实际上就是这种没有具体展开, 不加新闻背景的报道形式。 4、 新闻的导语 (1) 什么是新闻的导语? : 新闻的开头称作导语, 导语是以简炼而生动的文字介绍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,揭示消息的主题, 并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开头部分, 它往往是最精炼、 最重要的部分。 找出下面这则新闻的导语: 据新华社三峡工地 5 月 20 日电 2006 年 5 月 20 日 14 时, 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。 建设三峡工程, 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和期待。 今年汛期, 三峡大坝开始全面挡水, 可使长江中下游的防洪标准从 10 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, 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能够有效控制, 长江中下游 1500 万人、 150 万公顷良田从此解除洪水威胁。 三峡工程迄今已完成投资 1260 亿元。 年发电可达 847亿度。 (2) 导语的写作要求 ①要彰显新闻价值 既然第二、 三代导语都强调突出处理“部分要素”, 那么我们自然会问, 究竟哪此要素是需要在导语中加以突出呢? 同一新闻事件的六要素中, 判断哪个最为关键和重要, 并无固定和绝对的标准, 有时和记者所在的新闻机构的性质、 观点、 倾向有关, 有时随整篇报道的侧重点和角度的不同而转移。 所以, 同一个新闻事件在不同的记者看来, 需要强调和突出的重点也是不同的。 比如, 同是一起盗窃案, 有的记者会突出“WHY”保安的玩忽职守; 有的记者会突出“WHO”窃贼竟是公安人员; 也有的记者可能会突出“WHEN”“两打”专项斗争中的一个大白天。 导语写作贵在开篇有物, 切忌空洞, 充满概念和口号, 也不能有太多人名、 头衔、 单位名称, 否则会挤掉或冲淡重要新鲜的新闻事实。 ②讲究语言技巧 在决定了导语中必须包括什么内容之后, 如何在一个句子中尽可能着重地表述它, 这就是关于导语语言的问题